随着各大械企陆陆续续交出了2022年的成绩单。近期,在手术机器人领域,作为国产“第一股”的天智航也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
01
国产手术机器人“第一股”
风起云涌的2022年
1月31日,天智航发布2022全年业绩预告。

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5000.00万元到17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增减变动比率为-3.86%到8.96%。

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10000.00万元到亏损12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增加亏损2006.68万元到4006.6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25.10%到50.13%。

天智航于2020年7月7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上市首日涨幅超6倍,市值高达近360亿,号称“国产手术机器人第一股”
但就近几年的业绩来看,天智航手术机器人业务情况不容乐观。
相关数据显示,天智航2020年、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03亿元、-7727.26万元,若按今年披露的数据,2022全年净利润亏损1亿到1.2亿,将为亏损最大之年。
 

尽管亏损持续,但2022年天智航在手术机器人业务拓展上作出不少成绩。

  • 2022年4月,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该研究中心的建设,由北京积水潭医院联合天智航水木东方共同发起;
  • 2022年8月2日,天智航与航天中心医院签约骨科手术机器人项目;
  • 2022年11月,天智航积极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机器人远程诊疗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获批。

2022年,天智航旗下多款手术机器人稳步发展。全膝关节置换机器人临床入组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机器人尚处于产品研发阶段,基于天玑 2.0 研发的国际版完成研发,正申报 CE 认证。

 
截止2022年9月30日,天玑系列骨科机器人手术量突破了3万例。至此,天玑的临床应用已覆盖150余家医疗机构,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手术机器人行业属于高精尖产业,前期投入巨大,短期内难以看到显著成效,未来天智航的国产机器人之路还蕴藏着巨大机遇。
02
“达芬奇”手术量增长18%
装机量直线下滑
作为全球手术机器人龙头,直觉外科在1月12日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和全年初步财务业绩,初步收入约为62.2亿美元,同比增长9%。
 
据透露,2022年达芬奇手术系统进行了约1875000次外科手术,与2021年相比,2022年全年全球达芬奇手术增长了约18%。手术量的增长带动了2022年耗材和配件初步收入增长13%,约 35.2 亿美元。
据了解,整体手术量的增长主要是由美国普通外科手术和美国以外的癌症手术的增长推动的。

尽管手术量上升,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安装量为1264台,与2021年的1347台相比,减少了6%,呈下降趋势。

相比达芬奇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国产品牌显然初出茅庐。但随着达芬奇技术专利的逐步失效,国企业的春天或许不远了。
现阶段,国家鼓励手术机器人等高新科技行业的发展,资本对机器人赛道也格外青睐,长期来看,手术机器人突破技术与专利的限制后,将是一条优质的蓝海赛道。
03
国产手术机器人最新动态
临床试验、商业化进程...
当下,国产手术机器人发展最新情况如何?
临床试验方面,1月10日,奥朋外周血管机器人注册临床成功实施1月17日,长木谷开启ROPA骨科手术机器人髋关节置换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2月7日,瑞龙诺赋旗下的海山手术机器人已完成最后一轮活体泌尿动物试验。
商业化方面,爱博医疗于去年12月就“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联合开发战略合作启动,将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创新属性的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并推动中国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行业发展。
1月18日,键嘉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获NMPA批准上市,至此,键嘉成为国内首家且唯一一家髋关节置换应用及膝关节应用双应用均获批的国产手术机器人公司。
投融资方面,1月12日,超显微、高精度手术机器人企业昂泰微精再获千万美金A+轮融资,本轮融资款项将主要用于公司海外注册、产品研发、团队扩张等。
1月11日,精锋医疗二次递表港交所主板,作为中国首家已完成多孔及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关键性临床试验的公司,早在2022年1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对MP1000用于泌尿外科手术的注册批准。
 
 
 净利润-1.2亿!中国版“达芬奇”亏损加剧,国产手术机器人未来何去何从
1月18日,工信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多个领域的机器人产业提出发展要求,将加快推进机器人应用拓展。
政策的引导下,国内致力于手术机器人赛道的诸多企业都在不断推动临床试验、商业化进程等,下一家上市企业将会花落谁家?
文章来源:Eshare医械汇 
医疗器械品类众多,可分为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医疗设备、 IVD(体外诊断)四大类。根据使用场景和功能不同,高值医用耗材细分为骨科植入、血管介入、神经外科、眼科、电生理与起搏器等等。根据技术原理和功能差异,医疗设备可分为诊断设备(影像诊断如 DR、彩超、磁共振)、治疗设备 (各类手术器械、放射治疗机械)等;医疗器械细分领域虽差异巨大,但是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其参与,医疗器械的制备涵盖高分子材料、电子、模具注塑、机械、生命科学等。欢迎加入艾邦医疗器械产业交流群探讨: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