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器械市场雨

01
        全国人大代表发声:支持国产高端、创新医疗器械

“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率仍然较低,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较高。”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国药集团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清明提交了《关于大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业发展的建议》等建议。
于清明建议,要大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及其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攻关进程,通过跨领域联合创新,加强国产器械质量品牌建设,鼓励临床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动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医疗器械国产替代,以高端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新期待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规模超万亿,但医疗器械产业链完整性、稳定性和竞争力不强。”
于清明介绍,一方面高性能医疗器械的国产化率仍然不高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创新要素储备有限,从事关键零部件、重要原材料自主研发的企业较少。比如在ECMO(体外膜肺氧合机)用中空纤维膜、血液净化设备用透析膜、CT球管用真空高温轴承、防护产品用髙效过滤材料、植入性器械用可吸收降解材料等原材料产业存在短板和空白。
 
于清明建议,一是组织跨领域联合攻关,以科技创新夯实高端器械工业基础。高端医疗器械属于高新技术集成领域,创新要素、技术体系十分复杂。要推进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核工业、船舶、通用机械、新材料等行业与医疗器械行业跨领域合作、跨行业融合创新。依托大型央企建立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联合体和制造基地,推动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及关键零部件供应商、龙头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第三方技术检测机构和知名医疗机构等建立联合创新平台,加强整机、原材料、零部件全产业链跨领域协同攻关。聚集创新发展要素、产业链优质资源,建立高端医疗器械制造基地,打造各细分领域的特色产业聚集带。
二是增加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业财政资金投入,设立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专项基金。大力支持发展前景较好的创新型企业,加大对关键技术、重要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创新研发企业的财政支持,集中力量破解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三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强化质量品牌建设。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头部效应还未形成。要积极引导企业提升质量体系、加强品牌建设、完善售后服务,提高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支持具有技术储备和资金优势的企业强强联合、做大做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大力支持国产高端医疗器械推广应用。优先考虑将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在DRG/DIP应用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办理方面给予适当倾斜,鼓励国产替代和临床使用。加强政产学研医各领域紧密合作,持续开展迭代创新,保证产业链平衡发展,满足市场需求。

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发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据上游新闻报道,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黄伟准备了一份关于“推进医学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提案。
黄伟认为,国产医疗产业的发展远跟不上市场的快速增长,尤其在高端医疗器械,其份额仍被跨国公司占据,进口产品在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垄断率高达到70%到80%,而医疗创新转化效率的低下,则是导致目前被外资企业“卡脖子”的主要原因。
对此,黄伟建议,可成立创新转化公司,优化校企资源整合。鼓励具备创新转化条件的高校或者医院集成资源成立研发转化团队,集中知识产权与创新转化力量成立公司,以公司方式运营,为产学研提供架构保障,拓展合作边界,促进资源整合。
02
  国家医保局答人大代表建议——     多项政策利好创新医疗器械

2023年3月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前夕,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3298号建议的答复》,其中针对代表提出的进一步完善医保DRGs支付体系——关于医疗新技术问题,国家医保局给出明确答复,并且进一步支持创新医疗器械豁免”DRG"!
 
国家医保局、人大代表:支持国产高端、创新医疗器械!
《答复》中,国家医保局对地方医保部门在试点工作中探索建立CHS-DRG付费支持医疗新技术的有关机制点名支持:
如北京市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药品、医疗器械及诊疗项目,纳入CHS-DRG 付费除外支付管理。
2022年7月,北京市医保局下发了《关于印发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试行)》,首次提出了一项DRG除外支付办法,明确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医疗服务项目可以不按DRG方式支付,单独据实支付。
创新医疗器械豁免DRG,对于医疗器械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此次国家医保局点名支持北京市医保局将创新医疗器械豁免DRG,传递出支持这项政策在全国大范围推广的信号。
 
此外,2022年8月2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8013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将完善相关政策,指导各地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创新医用耗材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该答复是国家首次明确创新医用耗材的医保支付途径大多数创新医疗耗材因无法纳入医保而发展受阻,国家医保局的回复将有效打通这一难点,助力创新医疗耗材高质量发展。
另外,国家医保局还指出,在集中带量采购过程中,由医疗机构根据历史使用量,结合临床使用情况和医疗技术进步确定需求量,并根据临床使用特征、市场竞争格局和中选企业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带量比例,在集中带量采购之外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
紧接着2022年9月3日,国家医保局对外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明确创新医疗器械尚不实施带量采购,因其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评估。
在集采猛击耗材水分的同时国家医保局明确创新医疗器械豁免集采、纳入医保支付,无疑为相关企业和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也为创新医疗器械的临床使用和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推荐阅读:收藏!一文了解创新医疗器械申报
 
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22创新医疗器械注册审批创新高
国家医保局、人大代表:支持国产高端、创新医疗器械!
国家医保局、人大代表:支持国产高端、创新医疗器械!
国家医保局、人大代表:支持国产高端、创新医疗器械!
国家医保局、人大代表:支持国产高端、创新医疗器械!
国家医保局、人大代表:支持国产高端、创新医疗器械!
国家医保局、人大代表:支持国产高端、创新医疗器械!
国家医保局、人大代表:支持国产高端、创新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品类众多,可分为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医疗设备、 IVD(体外诊断)四大类。根据使用场景和功能不同,高值医用耗材细分为骨科植入、血管介入、神经外科、眼科、电生理与起搏器等等。根据技术原理和功能差异,医疗设备可分为诊断设备(影像诊断如 DR、彩超、磁共振)、治疗设备 (各类手术器械、放射治疗机械)等;医疗器械细分领域虽差异巨大,但是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其参与,医疗器械的制备涵盖高分子材料、电子、模具注塑、机械、生命科学等。欢迎加入艾邦医疗器械产业交流群探讨:

作者 808, ab